最後、也最美的1/8  談紫荊美展 

 

    為何要定這樣的題目?紫荊美展與1/8有何關聯?原來,這是我在中正大學四年的最後一個學期,同時也覺得中正大學最美的一個學期。第一個學期來到中正的時候,只覺得中正如同蘇東坡說的「數大便是美」。相較於其他城市中的學校,中正的特色是校區大又集中,樹很多草皮多。這就夠足以自傲的了。但可能因為看久了,膩了,便會去跟其他大學比較。我發現了什麼?發現中正有很多的學術領域,但就是沒有「藝術」專門的學院。本人對這方面很有興趣,自然就覺得惋惜些。不過很高興,能在這八學期的最後一個學期,看見校園有這樣的改變。以下就分別介紹我覺得這最特別的1/8到底有什麼:

    裝置藝術:首先要談的就是裝置藝術,也是我覺得最棒的。校園廣,碧草如茵,蓊蓊鬱鬱,美之極也。但好像就缺少了這麼一點人為的、現代的、設計的感覺。就室外的作品來說,圖書館外面的樹,包上了台灣獨特的「大紅布」(私下稱為阿嬤的大紅布),明顯的增添了紅色的色調,煥然一新,讓我心曠神怡。在此感謝在大太陽下綁這些布條的工作人員們,辛苦了。接著是共同教室大樓(以下簡稱共教),那些看來詭異,但卻又別有寓意的桌椅排列,讓我看見了本校學生的潛力,裡面的周同學以及王同學我認識喔!真是與有榮焉。此外,那四幅畫,坐落在略顯古老,甚至老舊的共教中庭,雖顯突兀,但在我來說,仍是一種相當有特色美的展現,與旁邊的桌椅,相得益彰。至於圖書館內的裝置藝術,我個人相當喜愛一進去就是一條條麻繩垂下綁著報紙的裝置。雖然有時要繞路,但是就是有一種新鮮感與現代感,不再是平凡的建築物,一般的擺設,八股的陳列。一樓的四個輪子也是很有趣,那片寬敞的空地,總算是多了些東西,多了些有韻味的裝置。

    點描:圖書館大廳的左右邊展覽著,本人也有參與課堂的點描作品。除了欣賞、嘆為觀止外,我也能馬上理解,我花在這件作品的時數,可能不及這些作品的1/8。同樣是1/8,我感到汗顏。但我從不知道,中正的學生有這樣的潛力,能有這樣的作品,到現在心裡還是默默的讚嘆著。不過最讓我敬佩的,就是用心。仔細一看,有人為了製造「白色的點」,而用立可白當作白色彩色筆,用心程度可見一斑。也有人為了製造點的效果,而特別選了粗細不同的筆,使整件作品的變化度以及豐富度增添不少。

    素描、粉彩:雖然這方面的作品不像點描多,我對粉彩的了解也不夠深刻,但是看到這幾張色彩繽紛的作品,也是一大的視覺享受,久久不願離去。素描雖不像其他種類如此多步驟,但是要畫到這樣的程度想必也是要一定的功力,仍然是嘆為觀止,讚嘆不已。

    複合媒材:複合媒材的作品我更是少接觸了,本次展覽的作品大多是紙雕以及其他媒材的配合,用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來形容是再適合不過了。而作成3D的「圖」,想必在時間以及空間上的構思及安排,要花上更多的時間。有想把畫框裡的作品買下來的衝動。

    水彩:這個部份我想提到一下教職員作品。果然我們學校地大物博人才也多,教職員也是有很多對藝術創作有興趣、平常在著墨的。不管是上述的粉彩、複合媒材或是攝影、油畫等創作都非常出色,我想這其中可能有人可以開畫展了吧,具有相當的程度。要用教職員自己的力量定期開美展我想都不成問題。水彩的部分尤佳,真的是深藏不露,不看你不會知道這個學校有潛力的面向如此的多。

    1-7/8=1/8。轉眼間這「1」個大學生活,其中「7」個學期已經過了,剩下最後「1」個學期。離開前,我看到了什麼?看到了這校園的成長以及改變。我喜歡他的學風自由,喜歡他的創造多變,喜歡他學術多元。但多不多元,怎麼樣還是少了個藝術或是音樂的專業領域。雖然我知道這方面的不足,通識中心以及藝文中心有在努力,但我還是覺得不夠。不過在走之前我先看到了視覺藝術的改變,看見了他蛻變的契機。在驪歌就要響起前,我已經享受過、「青青過」這些青青校樹了,不會留下遺憾。這堂課我學到很多,看到很多。更期待的是,我下次回來時,紫荊美展不是「暫時」的美展,而是永久停留在這校園,讓中正學生的「每一個1/8」,都有美可以欣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go2114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